醫院評鑑
醫療品質部協助醫院接受國內與國際各項醫院評鑑
品管及病人安全教育訓練
舉辦品管及病人安全教育課程:對象為全院醫護、醫事、行政同仁、實習醫學生、各職類實習學生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用各種改善手法,啟發個人潛能並藉由團體力量與智慧結合,持續改善各項問題
品質指標系統
concern to JCI:
http://www.j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org/contact-us/report-a-quality-and-safety-issue/.
本院為推廣醫療人員對品質活動的參與及提昇醫療照護品質,於2011年起參加由醫策會開發之『台灣臨床成效指標(Taiwan Clinical Performance Indicator, TCPI)』綜合照護指標與急性精神照護指標;2014年起參加長期照護指標,持續推動從指標監測機制之品質改善,本院截至2019年Q2已提報243項指標(綜合照護指標199項;急性精神照護指標9項;長期照護指標35項)。此外,為協助全國醫院建立院內療品質監測機制及建置國家級醫療品質指標資料,衛生福利部於103年開始辦理「醫院品質績效量測指標系統與落實品質改善計畫(P4P)」,本院截至2019年Q2已提報29項醫院層級指標及2項病人層級指標。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工作目標
病人安全宣導活動
活動目的:響應醫策會所舉辦「病人安全我會『應』」及多元化宣導活動,促進民眾主動參與「病人安全」。
活動主軸:病人安全我會「應」
延伸3「應」如下:
響應:響應參與病人安全活動(例如:團體衛教、就醫講座)。
回應:回應醫護人員的問題(例如:拿藥或做檢查的時候,當醫護人員詢問我的姓名及相關問題,我會主動回答。)
反應:主動反應自己或家人的特殊健康狀況、任何關於治療或用藥的疑問。(例如:我有哪些治療方案、此優點及可能的風險為何?)
宣導重點:醫病溝通
宣導對象:門診病人、住院病人及其照顧者(家屬)、一般民眾、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國際病人安全目標
Inter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 (IPSG)
Goal 1:正確病人辨識(Identify Patients Correctly)
Goal 2:促進有效溝通(Impro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Goal 3:促進高警訊藥品安全(Improve the Safety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
Goal 4:確保手術安全(Ensure Safe Surgery)
Goal 5:降低照護相關感染風險(Reduce the Risk of 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Goal 6:降低病人跌倒傷害風險(Reduce the Risk of Patient Harm Resulting from Falls)
病人安全事件相關意見反映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