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藥劑部高瑮宇藥師
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
酒精性肝炎是一種因為喝酒導致肝臟發炎的疾病。
好發族群主要是多年飲酒過量者,然而,飲酒跟酒精性肝炎之間的關係很複雜,並非所有重度酗酒者都會發展成酒精性肝炎,另外也有不常飲酒的人患病。
- 如果你確診酒精性肝炎,你必須停止喝酒。如果繼續酗酒可能會有很高的風險導致肝功能惡化甚至於死亡。
- 症狀
酒精性肝炎最常見的症狀是整個皮膚跟眼白的部分發黃(黃疸)。
其他的徵象跟徵兆包含:
1. 食慾降低
2. 噁心嘔吐
3. 腹部壓痛感
4. 發燒,通常是低燒
5. 疲勞虛弱
營養不良是酒精性肝炎病患常見的症狀。大量酗酒會抑制食慾,而酗酒者主要的熱量來源也以酒為主。
在嚴重酒精性肝炎的患者中會有以下徵象跟徵兆:
1.腹水
2.原本由肝臟代謝分解的毒素,過度堆積導致意識不清以及行為改變
3.肝、腎衰竭
何時需要看醫師:
酒精性肝炎是一種嚴重且死亡率高的疾病
當有以下症狀時建議就醫:
1.當出現酒精性肝炎的症狀
2.無法控制飲酒
3.需要協助減少飲酒
病因
當您飲用的酒精損傷肝臟時,就會患上酒精性肝炎。酒精如何損傷肝臟,以及為什麼只有部分酗酒者會出現這種情況尚不明確。
以下這些因素已知可能會引起酒精性肝炎:
1. 人體分解酒精的過程會產生劇毒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將誘發發炎,破壞肝細胞。隨著時間的推移,疤痕會取代健康的肝組織,從而影響肝功能。 這種不可逆的疤痕(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病的最後階段。
2. 其他可能引起酒精性肝炎的因素包括:
其他類型的肝炎;如果您患有C型肝炎且飲酒,即使是適度飲酒,發展為肝硬化的可能性也很大,除非不飲酒。
營養不良:許多過量飲酒者都會營養不良,這是因為他們吃得較少,或是因為酒精及其副產物阻止人體充分吸收營養,缺乏營養會導致肝細胞受損。
目前尚不清楚多大的飲酒量會使您面臨酒精性肝炎風險。 但這種疾病患者中,多數人在至少 20 年裡每天喝酒超過 100 克(3.5 盎司),相當於七杯葡萄酒、七杯啤酒或七盅烈酒。 然而,喝酒少但有其他風險因素的人也可能患上酒精性肝炎。
- 其他風險因素包括:
- 性別:女性患酒精性肝炎的風險更高,這可能是因為女性處理酒精的方式不同。
- 肥胖:過重的重度飲酒者更有可能患酒精性肝炎,並且進而發展為肝硬化的可能性也更大。
- 遺傳因素:研究表明,酒精誘發的肝病可能存在遺傳因素,但很難將遺傳和環境因素分開。
- 種族和族裔:黑人和西方人患酒精性肝炎的風險可能更高。
- 快速過量飲酒:男性在兩個小時內喝五杯或更多酒,女性喝四杯或更多酒,患酒精性肝炎的風險可能會增大。
- 併發症
- 酒精性肝炎的併發症是由重度肝損害引起的,與疤痕組織有關。 疤痕組織可減緩通過肝臟的血流,增加主要血管的壓力(門靜脈)和毒素的累積。
- 併發症包括:
- 靜脈擴大(靜脈曲張):無法順暢流過門靜脈的血液可能回流到胃和食管中的其他血管內。 這些血管壁較薄,如果充滿血液可能導致出血。 胃上部或食管大出血會危及生命,需要立即就醫。
- 腹水:腹腔內累積的液體可能被感染,並需要用抗生素治療。腹水並不危及生命,但通常是晚期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徵兆。
- 意識模糊、嗜睡和言語不清(肝性腦病):受損的肝臟難以從體內清除毒素,毒素逐漸累積會損害您的大腦,重度肝性腦病可導致昏迷。
- 腎衰竭:受損的肝臟會影響流向腎臟的血液,導致這些器官受損。
- 肝硬化:肝臟疤痕的形成會導致肝衰竭。
- 預防
如果您做到以下幾點,可能會降低患酒精性肝炎的風險
1. 飲酒適量(若無法徹底戒酒):對於健康成人來說,適度飲酒意味著所有年齡段的女性和65歲以上的男性每天最多喝一杯,而65歲及以下的男性每天最多喝兩杯。確定能夠預防酒精性肝炎的唯一方法是避免所有酒精。
2. 預防C型肝炎:C型肝炎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性肝病。 如果不加以治療,會導致肝硬化。如果您患有C型肝炎且飲酒,您患肝硬化的可能性遠遠高於不喝酒的人。
3. 在混用藥物和酒精之前進行檢查。在服用處方藥時,詢問醫生飲酒是否安全。閱讀非處方藥上的警告標識。服用藥物時請勿飲酒,因為藥物與酒精合用時可能出現併發症,尤其是服用止痛藥,如普拿疼。
商品名 (學名)
|
劑量
|
注意事項、可能副作用
|
Compesolon 5 mg/tab
康速龍 錠
(Prednisolone)
|
40 mg/day
連續投與28天
(第三周起可調降)
|
- 使用於嚴重的酒精性肝炎患者
- 1. 若有消化道潰瘍需注意惡化。
- 2. 有全身性真菌感染或結核應避免使用。
|
Forflow S.R. 400mg/tab
福流持續釋放錠
&
ThroNE 克栓 100mg/tab
腸溶糖衣錠
(Pentoxifylline)
|
一天三次
(腎功能較差者一天一次)
|
飯後服用可減少腸胃不適。
|
提醒您,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避免過量飲酒才是最重要的,如有任何症狀惡化情形,應盡快就醫。而此衛教文章僅提供相關醫學知識及訊息,切勿自行診斷,如有相關症狀仍需經由醫師專業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