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中心

加馬刀治療中心

 

加馬刀中心簡介

加馬刀為精密的腦部治療儀器,其治療又稱立體定位放射手術( Stereotactic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是以立體定位多點聚焦的方法,治療腦內深部病灶,可取代傳統開刀治療,而避免手術的危險性與後遺症。

加馬刀是利用
192Co-60射源,由四面八方集中照射顱內特定腦瘤或病灶,由四面八方集中照射顱內特定腦瘤或病灶可精準療而不造成周圍組織傷害,一天可完成的放射治療手術,隔日即可恢復居家生活。

目前雙和醫院引進之Gamma Knife為Perfexion機型 。由加馬刀中心主任 潘宏基教授率領治療團隊為您服務。

醫學美容中心

生殖醫學中心

受到現代人晚婚、生活壓力大、環境及飲食生活等多重問題的影響,有不孕問題的民眾逐年增加。在台灣,光是每七對夫妻,就可能就有一對出現不孕的困擾。為此,本院特聘生殖醫學專家,引進新技術,於本院一大樓6樓打造陣容堅強的「生殖醫學中心」,自民國106年3月通過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生殖機構認證,期許透過先進的生殖醫療技術,幫助更多不易受孕的夫妻一圓生子之夢。

睡眠中心

安寧緩和醫療中心

健康管理中心

雙倍用心       和悅你心

雙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秉持臺北醫學大學附屬醫院的服務使命,提供健康檢查客製化服務,除了優雅的健康檢查環境,也規劃順暢的檢查流程,由專職專業醫護團隊負責,從檢查前諮詢、項目設計到檢查後報告解說、醫療安排與健康管理,提供完整而人性化,高品質的健康守護工作。

血友病中心

雙和醫院血友病中心提供新北市血友病病患及家屬的整療服務,並加強本院在血液專科與重大傷病的專業形象,進而提升本院在醫療院所間之競爭力。
落實衛生署提倡之社區醫療方針,透過不定期舉辦醫療講座及活動,提供血友病患及民眾完整的醫療諮詢和照護教育,以期達到病友正確居家護理觀念,降低後期併發症的產生及降低其他醫療資源的浪費。

癌症中心

癌症中心於97年10月成立,98年3月成立癌症品質委員會,統籌全院癌症診療品質,癌症中心運作全院性跨科部癌症委員會(涵蓋13功能小組與12個癌症多專科團隊)之決議並執行癌症診療與照護服務品質提升改善。本中心整合全院癌症臨床專業醫護人員、營養師、藥師、社工師、心理師、專科志工及社區資源等,目前由王良順教授擔任中心主任。

在榮譽副院長彭汪嘉康院士、王良順教授及趙祖怡執行長帶領下,全體工作人員努力朝向癌症防治、篩檢、診療品質提升、癌症病患安全給藥、個人化診療照護、多科別整合醫療模式、臨床基礎研究、持續醫護人員再教育等推廣與發展。在全體同仁努力下,已於101及105年通過衛生福利部癌症診療品質認證。

早期療育聯合評估中心

早期療育是針對0~6歲發展遲緩兒童,提供的整合性服務。服務內容整合了評估及治療,並有提供多種專業整合性的介入,包括了有醫師(復健科、小兒神經科、兒童心智科、眼科、耳鼻喉科、牙科…等),專業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心理治療師、聽力師…等),社會工作師,個案管理師等。整合性的早期療育服務,可以減少家長尋求協助時的奔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處理疾病的重要原則,對發展遲緩(障礙)兒童來說更是如此。完整的評估可找出兒童在各方面的問題點,進而提供所需的治療,以及提供家長親子間的互動技巧以及居家訓練的方式。提供大量所需刺激以促進兒童的發展。

國際醫療中心

雙和醫院不僅秉持「守護社區健康,達成教學、研究、服務使命」的宗旨,更以達成高品質高績效的國際一流大學醫院為願景,持續積極推動國際醫療援助、外國醫事人員培訓及國際交流合作。本院不僅擁有專業、完整的醫護行政團隊,引進新穎地設備提升醫療水準,更結合臺北醫學大學的學術資源,以提供國際醫療服務的方式,將臺灣卓越的醫療水平及愛心發揚至國際。

中風中心

       本院中風中心98年成立以來,有感於中永和地區腦中風病人逐年增加,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模式,整合神經外科、影像醫學部、復健醫學部組成醫療照護團隊,設計出完善腦中風照護品質,持續引進各式新型儀器設備及醫療技術,成立腦中風專責病房與加護病房,提升對腦中風患者更優質照護。

       此外,本中心多次舉辦腦中風病友團體衛教活動及世界中風日宣導,讓雙和地區的病友及民眾可以獲得更多腦中風相關資訊,於102年成立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雙和分會,讓腦中風病友有更多的情感及經驗交流空間。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會持續投入更多的資源及力量,與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的朋友們一起爭取中風病患的權益及更好的醫療照顧。未來雙和醫院中風中心將會在臨床治療上繼續精益求精,在各項外科及介入性治療上追求卓越,在基礎研究上持續投入心力,在臨床試驗及轉譯醫學上開創更多機會,以期盼為中風病患提供最佳的貢獻。

失智症中心

雙和醫院失智症中心給予患者全方位的整合性服務

根據研究顯示,全球失智症人口正以每3秒增加1人的速度進展,預估到2050年全世界將有高達1.3億名失智病患。失智症不只造成病患日常生活功能的逐步退化,也帶給照顧者沈重的身心壓力。雙和醫院於2012年起為期3年針對門診慢性病老年族群的研究發現,有高達近27%的個案為失智症高風險族群,但大部分個案未曾接受過失智症相關評估或治療。

雙和醫院成立失智症中心的目的,在給予失智症病患全方位的整合性服務,包括早期診斷與治療、疾病急性期及亞急性期的連續照顧平臺、回歸社區後的持續追蹤、社會資源資訊提供,以及建構失智症資訊平臺等。雙和醫院本著「守護社區健康」的基本宗旨與服務使命,於2015年成立跨部門的「失智症中心」,團隊成員包括:神經科醫師、精神科醫師、特殊牙科醫師、護理師、個案管理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社工師、藥師、營養師、社區醫學部等專業醫療照護人員。

乳房健康管理中心

雙和醫院長期以來相當重視國人的健康,並積極參與乳癌防治及臨床診療工作,因此規劃成立具整合性及多功能的乳房健康管理中心。

本中心提供「以病人為中心」之人性化診療服務,營造溫馨與信任的氣氛,醫院內配置完善的設備及與國外等同的診斷及治療,提供乳癌病人全方位的醫療照護,包含跨團隊服務,來自於不同專業的乳癌團隊成員,包括:乳房外科、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整形外科等等醫師,並由個案管理師提供護理衛教及照護諮詢,運用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達到醫病對於診療的共識。

「雙和彩虹聯誼會」,一個可以讓病友們相互支持的團體,會定期舉辦「乳癌醫療講座」、「乳癌病友下午茶」、「彩虹春遊及秋遊」與「乳癌新病友座談會」等等活動,同時致力於乳癌防治宣導,並於門診處設置「病友關懷小站」,提供互相疼惜、關懷與陪伴。 

本中心未來持續關懷病友需求,推動有效及貼心的醫療照護,並投入研究與學習,以達到與國外同步醫療水準,成為全國國人乳房健康照護的極佳選擇。

特殊需求口腔照顧中心

特殊需求者口腔照顧中心

本中心是「身心障礙者牙科醫療服務示範中心」,其宗旨是讓特殊需求者們得到良好的口腔醫療服務及舒適的就醫環境,提昇特殊需求者使用牙科醫療服務的可近性。

門診以預約制度為主、現場掛號為輔;除一般門診、鎮靜及全身麻醉服務外,近年也持續發展到宅醫療服務。

考量就醫族群的特殊性,整合照護所需之相關科別,如精神科、小兒科、復健科、麻醉科及社工師等,建置特殊需求者牙科醫療服務網絡,期盼能善盡社會責任,在提升特殊需求者的口腔健康進一份心力。

近年也持續發展偏遠地區到宅醫療服務。

 

中心提供服務項目:

【牙科專業醫療服務】包括洗牙、根管治療、補綴與牙科手術等

【口腔衛生教育】

【刷牙衛教區】

【預防保健服務】塗氟及防蛀封劑等

【活動式牙科數位x光攝影機】

【全口口腔x光攝影】

【全身麻醉治療】

【舒眠麻醉治療】

【偏遠地區醫療服務 】  

【到宅醫療服務】

 

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中心(採用約診方式)
請電洽:(02)2249-0088轉1451或1452

緊急救護暨急救技能訓練中心

  當發生不可預期的忽發事件時,唯有賴以訓練有素的專業醫療人員,提供快速的臨場反應及精準的判斷處置,給予高品質的緊急救護,期待把各種傷害減至最低甚至及時地挽救生命。因此提供高品質的各式急救訓練,同時協助院外各式活動的醫療規劃及建立,是本中心成立的兩大目的。

  本中心以急重症醫學團隊為教師群,開辦各層面的急救教育訓練課程。課程內容包含民眾版基礎救命術(BLS)、救護技術員必備之EMT教學、醫事人員的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等。期待能從基礎教育訓練著手,增進民眾的急救能力,並提高相關醫事人員專業急救技能,進以挽救更多生命。

  中心亦提供大型活動之緊急救護醫療服務,在傷患到院前提供專業的醫療救護。由醫院整合院內醫療人力及裝備資源並結合院外救護資源,期藉由專業的醫療團隊與完善的醫療裝備,提供民眾參與大型活動的安全後盾。為確保中心緊急救護醫療服務的安全性與裝備須有一致性,中心訂定活動醫護站設置並建立標準化制度。針對出勤相關人員進行資格考核,出勤人員皆須具備政府核發之專業人員執照、專業急救證照與合格證書。提供民眾安心可靠之緊急醫療服務。

放射藥物治療病房

甲狀腺癌如為分化良好的甲狀腺乳突癌或濾泡細胞癌,手術摘除病灶後,可再針對有癌細胞殘餘或轉移的患者,給予碘-131的治療及追蹤,平均5年存活率可達98%。但服用高劑量放射碘治療,身體會發散輻射線,為避免影響他人,法令規定接受超過30毫居禮以上(≧30mCi)的高劑量原子碘治療病患,必須入住「放射藥物治療病房」,直到身體的輻射量低於輻射防護所要求的標準才能離院。本院之放射藥物治療病房可隔離治療最高劑量達300毫居禮300 mCi(300m Ci),也接受其他醫院轉診有需要的病人前來治療。
 

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

本院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於2015年5月18日成立,中心研究團隊由基礎科學家、臨床醫生和哲學家組成。我們進行的研究包含:意識損傷、睡眠、盲視、躁鬱症、思覺失調症、憂鬱症、晝夜節律、測謊、非人類的社交認知、內臟器官間神經聯繫、腦造影的研究方法論等。透過跨領域的認知神經科學、影像醫學、神經內外科學、精神醫學、實驗心理學與心智哲學等專業,整合各學門的專長,探討意識與認知功能以及意識與自我關係的連結。

動作障礙中心

肌無力中心

智慧復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