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甲狀腺?
甲狀腺是人體的內分泌器官,體表位置於中 央頸部下方,形狀似蝴蝶坐落於氣管上。
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調控身體的代謝、生長,當激素分泌過多或不足就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的疾病。
如何知道自己有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臨床表現
1.大部分沒有症狀
2.頸部腫塊 : 可能為中間的甲狀腺腫塊表現,也可能旁邊的淋巴結腫大表現。
3.聲音沙啞、嗆咳 : 若侵犯到喉返神經會影響聲帶運動,聲帶活動受限會造成聲音沙啞。
4.吞嚥困難
5.呼吸困難
甲狀腺癌危險因子
1.家族史
2.大劑量輻射暴露
3.男性
如何檢查及診斷?
病史、理學檢查
甲狀腺及頸部淋巴結觸診,咽部喉部檢查看是否聲帶麻痺以及是否有其他病灶需鑑別診斷。
超音波及超音波導引細針穿刺
超音波下可看甲狀腺腫瘤的樣貌,有些特徵偏良性有些偏惡性,藉此分辨,惡性如細小鈣化、邊界不規則、莢膜外侵犯…等,有懷疑則加作超音波導引穿刺,藉由顯微鏡下觀察抽吸出的細胞型態來判斷惡性可能性。
其他影像檢查:視個案狀況必要安排胸部X光、電腦 斷層、正子。
血液檢查
甲狀腺癌分類
乳突癌 : 最常見甲狀腺癌,與濾泡癌皆為細胞分化良好的癌,較常發生在30-50歲,易淋巴轉移。
濾泡癌 : 第二常見甲狀腺癌,診斷需看到腫瘤侵犯莢膜或血管才能確診,需手術切除甲狀腺才能判別。易血管轉移。
髓質癌 : 有甲狀腺分泌抑鈣素(Calcitonin)的C細胞增生而來,故可測血中抑鈣素濃度幫助診斷。有家族遺傳,也會見於合併其他內分泌瘤的症候群。
未分化癌 : 非常惡性,生長快速,預後差,多發生於60歲以上年長者。
淋巴癌或轉移癌 : 較少見
如何治療?
乳突癌及濾泡癌
* 手術
以前一旦診斷甲狀腺癌,術式一律為全甲狀腺切除,但近十幾年因為發現乳突癌及濾泡癌相對為預後良好之癌症,日本更有研究發表發現甲狀腺微小細胞乳突癌(指小於1公分的癌症)在某些條件下甚至可以追蹤不開刀,故新的指引已趨保守,以期達到治療效果且兼顧病人生活品質。
≦1公分且無危險因子(淋巴、遠端、甲狀腺外轉移侵犯、對側腫瘤、放射線治療病史、腫瘤位置相對安全) : 可以考慮追蹤或單側切除
>1公分,≦4公分: 視有無危險因子決定單側切除或全切除
>4公分或有危險因子則全切除
若有淋巴轉移則做治療性淋巴廓清術,部分病人雖臨床無可偵測淋巴轉移,視個案情況可做預防性中央頸部淋巴廓清術
* 放射性碘(I-131)
根據手術發現、病理結果、甲狀腺球蛋白值、核醫掃描分類復發風險之低中高來決定是否需放射碘治療及若需放射碘治療的劑量選擇
髓質癌 全甲狀腺切除及淋巴廓清術為主要治療
未分化癌 能手術就手術,無法手術則用放療、化療,但效果都不佳。
手術風險
1.喉返神經 : 走在甲狀腺旁進入喉部管控聲帶運動,若單側受傷則單側聲帶麻痺聲音沙啞,若雙側受傷則呼吸困難受阻,需氣切以維持呼吸道。可使用自費喉返神經監測器幫助探測神經位置,可減少神經受傷風險至1%。
2.副甲狀腺 : 各一對在左右甲狀腺背面,若單側手術不會影響,若全甲狀腺切除則有副甲狀腺素低下致低血鈣風險,會造成嘴麻手指腳趾麻甚或抽筋,需補充鈣片及維生素D
3.出血:若造成血腫可能壓迫氣管無法呼吸
甲狀腺癌分期
乳突癌及濾泡癌55歲以下只要沒有遠端轉移,為第1期
乳突癌及濾泡癌55歲以下有遠端轉移,第2期
乳突癌及濾泡癌55歲以上(含55歲)以及其他類別甲狀腺癌則根據A.腫瘤大小侵犯周邊組織程度B.中央或側邊淋巴轉移C.遠端轉移與否,來決定分期。
追蹤
乳突癌及濾泡癌依臨床檢查及術後病理報告綜合判斷復發風險之低中高,術後以頸部超音波及抽血(促甲狀腺素、甲狀腺球蛋白、甲狀腺球蛋白抗體)追蹤,必要時核醫掃描,根據以上結果判斷治療反應之分類及相對應需採取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