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轉加護病房?

發佈日期:107/01/25

為什麼要轉加護病房珄---關於手術後計畫轉至加護病房

 

加護病房是一個隔離的照護區域,與一般住院病房相較,有很大的不同。不論是就醫療設備、生理監視系統,以及護理人力的組成與分配而言,加護病房都擁有較為豐富的資源與醫護人力,這樣的安排,是為了提供比一般病房更嚴密而完善的照護;換句話就,加護病房即是特別為了疾病嚴重度較高、病況較危急的病患而設立的,目的是希望能透過更密切的病況監測、更迅速的醫療判斷與處理,來改善重症患者的病況,拯救垂危的生命。

 

對照加護病房設立的原則,可以想見病患的病情需到達一定的嚴重度才要加護病房的治療。針對疾病嚴重度的判定,目前最常用的疾病嚴重度評分系統為: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評估系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APACHE II),這個評分系統的內容參照病患多項生理指標,如:年齡、各項生命徵象、動脈血氧分壓、昏迷指數,及多項血液分析的結果,計算後得出一個疾病嚴重度的分數,該分數與病患的預後及死亡率息息相關,分數愈高,住院期間的死亡率即愈高。一般而言,加護病房轉入的標準,是以APACHE II的分數達到15分以上為準。以這樣的評分系統來決定疾病嚴重度,是一個較為客觀的方法,在加護病房的住院過程中,醫護人員也可以後續利用此系統為病患評分,參考分數的變化,觀察病情發展的走向。以臨床的實務來看,病患會住進加護病房的時機,大多是發生在本身疾病加重,病情急劇惡化時;除此之外,某些病患也會在接受手術後由一般病房轉至加護病房治療。

 

為什麼某些病患在手術之後會有加護治療的需求呢珄原因是在於在手術期間,不論是手術本身的影響或是麻醉的因素,皆可能使病患的各項身體的機能受到抑制,這樣的生理機能下滑對於身體狀況原本就較差的病患更為顯著,再加上手術當中若發生大出血、生命徵象不穩定、急救等較危急的狀況時,病患術後的恢復期將會較為漫長,也較易有突發狀況發生,因而無法直接轉回一般病房,而需接受加護病房的照護,才有機會順利度過手術後這段不穩定的期間。以下,即為常見術後轉加護病房的適應症:

 

  1. 重大手術 (心臟或大血管手術、開顱手術、肺部手術、長時間手術…等)
  2. 病患有重大之疾病史 (心肌梗塞、腦中風、意識不清、腎臟衰竭…等),且生活自主照顧能力嚴重受限者
  3. 術前或術中有嚴重之生命徵象不穩定、大出血、大量輸血、急救的情況
  4. 手術結束後,預期將延遲拔除呼吸管,而需呼吸器使用者

 

簡言之,若預期病患在手術後的恢復速度將較緩慢或易有危急生命的狀況發生,就必需安排後續的加護治療,於手術後將病患轉至加護病房。這樣的安排與計畫對病患是有利的,能讓病況不盡理想的病患,在手術後接受較妥善的照顧,以利病情有較好的進步,減少後續死亡以及併發症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