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胰臟疾病
膽汁由肝臟分泌後,經由肝內膽管匯聚到總肝管,送到肝囊去儲存,也經由總膽管排到十二指腸去。胰臟分泌的胰液經由胰管排到十二指腸,而其開口跟總膽管匯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叫做壺腹。
膽道有結石、腫瘤或者發炎、狹窄的病人,膽汁會無法排出而滯留在膽道內,病人這時候會有黃疸、發燒、右上腹痛等的症狀,嚴重者可能還會產生敗血性休克。
胰臟或胰管發炎、狹窄或有腫瘤阻塞,會造成胰臟發炎或膿瘍。病人會產生上腹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嚴重者可能會引發多重器官衰竭。
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ERCP)
當病人有膽道阻塞的問題時,就需要進行膽汁引流以避免進一步的併發症。經皮肝穿刺膽汁引流術會讓病人的傷口照顧不方便,而手術則需要更長時間的傷口復原。
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是用一根類似於胃鏡的側視鏡,放置到十二指腸第二部壺腹處進行膽道內支架置放、取石、膽道內超音波、膽道內腫瘤取樣等的治療方式。其在皮膚表面不會有傷口,術後復原時間快,很快就可以讓病人進食,減少照顧傷口及住院時間長的不便。比起經皮肝穿刺膽汁引流術及腹腔鏡手術,其安全性也比較高。
同樣的,如果病人有上述的胰臟發炎、胰管阻塞等問題,也可以用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進行處理,延遲或避免手術的需要性。
膽道取石術
有膽結石的病人,有時會因為結石卡在膽道造成黃疸、發炎。病人可以藉由膽道取石術解決症狀問題,在取石後先靜養,解決好敗血症問題,在二到六週內再安排膽囊切除手術。這可以減少病人需要在急性敗血症時開刀所面對的風險。
一般上取石前會先將壺腹處的膽道開口劃開以讓結石排出、通過。應用的工具有膽道擴張氣球、弓刀、針刀。
膽道支架置放術
對於過大或無法取出的膽道結石、良性或惡性的膽道狹窄或阻塞,可以通過膽道支架置放術將膽汁引流到十二指腸內,以減輕病人的黃疸或發炎,以及進一步避免肝衰竭、敗血性休克等嚴重的併發症。
一般上若只需要短時間的膽汁內引流,比如說病人很快就安排到手術,需要急性引流以改善肝衰竭、敗血症,或是癌末預期壽命不長者,可以使用塑膠支架。其使用效期一般為三個月。
但如果病人需要長時間的膽汁內引流,為了減少反覆住院以及進行內視鏡的不舒服,則可以考慮放置膽道內金屬支架,其效期為六個月以上。其引流效果也是支架中最好的,口徑也是最大。
膽道內腫瘤取樣
懷疑膽管癌的病人,可以通過膽汁病理檢查、膽道刷取樣病理、膽道內超音波,以及膽道內病理切片來做更精細、更準確的癌症診斷。有了明確的診斷,病人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手術,也可以有更明確的治療方向。
胰管阻塞及胰臟炎併發症的處理
胰臟發炎會在胰臟產生假性囊腫。如果囊腫是跟胰管有聯通的話,就可以經由放置胰管內支架來進行引流。
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的併發症
雖然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手術時間短、傷口小且皮膚表面無傷口、病人復原時間短、可儘早進食,其也是有手術風險。其中最嚴重的風險是腸道或膽胰道穿孔,機率約0.1-0.5%,這時就要靠外科手術來處理。除此之外,病人也可以因為麻醉時意識不清楚、檢查過程中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缺氧,血壓不穩定,引發心律不整或腦中風、出血、缺氧等風險。病人也有可能因為這個檢查造成手術切口出血的風險,機率約為1%。
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胰臟炎,機率約1-5%。術後若引發胰臟炎則需要更久的禁食時間。
結語
雖然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是個方便,相對安全的操作,病人還是需要仔細跟醫師詢問手術風險來做權衡。術後的不適或治療成效不彰都及早更醫護人員反應,以警戒併發症的方式,儘早做處理以減少死亡率。
撰稿者:消化內科 鄭明哲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