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神經內科 洪千岱醫師
https://shh.tmu.edu.tw/page/TeamDocDetail.aspx?deptCode=12&docCode=15004
你自己或是身邊的親友,是否有過度緊張時,手部不能控制的顫抖經驗珄想要寫字卻因手部顫抖導致字跡潦草珄常常喝水會嗆到或無法拿好東西的感覺,這一切讓人氣餒,也影響自我的社交狀況。
一般人會因為一時的情緒激動或是藥物刺激而產生顫抖,不過卻有另外一些朋友,因為神經退化的因素,造成身體不同部位,持續性的顫抖。這種現象,醫學上稱之為原發性顫抖,預估國內約有40萬人有這樣的困擾。 他們的生活,會因為顫抖,造成大大小小不等的不便,除了寫字無法準確握筆,拿杯子卻把飲料灑出來之外,在操作一些比較精密的事務上(拿鑰匙開鎖),對他們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
所謂“原發性”在醫學中使用時,指的是單一的症狀,沒有具體的潛在原因。因此,原發性顫抖是指震顫為主要病症的症狀,沒有已知的原因造成(如甲狀腺亢進,酒精戒斷,巴金森症等等)。雖然原發性顫抖在老年人中最常見,但也可能發生在從童年到成年的任何年齡。超過一半以上的原發性顫抖病人有家族遺傳病史,因此,原發性顫抖被稱為家族性顫抖。原發性顫抖有時也被稱為良性顫抖,但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因原發性顫抖可能導致病人心情上的沮喪及尷尬,症狀嚴重到導致病人日常生活失能。
藥物估計對大約一半的患者有效,但是很少完全消除震顫。每個人對不同治療的反應因人而異,所以可能需要時間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法。如果藥物治療不成功,顫抖繼續導致障礙,除選擇傳統外科開顱手術如丘腦切開術 (Thalamotomy)或是裝置深部腦刺激器(DBS)外,另一項選擇「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MRgFUS)—神波刀:非侵入性無創治療、無感染,無腦出血性之併發症、無須麻醉,清醒治療,一次完成、搭配MRI導航,精準治療、無須植入電極及電池,用來治療原發性顫抖成效顯著。透過超過1000個超音波探頭集中能量在丘腦,加熱局部腦區使得神經壞死以打斷產生顫抖的神經迴路,治療執行中就可以透過核磁共振準確導引能量到目標的神經核(長寬約2毫米),並立即達到顫抖治療的效果 (見圖)。
雙和醫院自2019年6月起啟用「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神波刀, 將提供原發性顫抖病人更安全且準確的治療。可洽詢神波刀治療團隊神經內科洪千岱、柯子翔醫師以及神經外科林明錦、羅偉倫醫師。